圖片來源:請點
今天早上一時興起,便找了過去沒看完的星霜篇,將他補完了。
漫畫跟動畫可能偏向了少年向,而星霜篇比較適合成人看,
改成採用了小薰的角度去看劍心,拿掉了一些不需要的情節,
重新看待劍心這個人;確實看完後令人別有一番感受,
幕末時的夕陽,櫻花紛飛的京都,重傷欲歸的劍心,
有些人可能不能接受美型的畫風,但我卻覺得跟這淒美的感覺很搭,
其實漫畫一直比較傾向樂觀積極還有明天,
而動畫則是有點像是隨著幕末的結束,明治新時代的到來,
劍心也逐漸的凋零,小薰也跟著離去;其實在小薰被緣抓走的時候,
中間等待的煎熬與不安,這在動畫中都呈現了出來,不像漫畫裡面,
小薰其實沒有甚麼變得樂觀,這一切變得更加的真實,也更加的擬人,
背負的罪業,守護的沉重,可以更真切的感受到,
也讓人為劍心這角色感到心酸,
最後一幕劍心終於回歸而小薰剛好也感覺到出來找他時,
真的好感動,間隔那麼長的時間,在最後快要死亡時的相遇,
然後兩人坐在櫻花河堤邊,看著櫻花,落幕。
中間大概聽到那句,我這樣的人,原來也會有人等我回家,
讓我感觸最深吧!那天跟朋友說:你覺得我是好人嗎?
其實或許我該說,在深層中,我深深的清楚自己的暴戾所在,
所以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出來吧?回到高中與國中的那個階段,
或許最真實的自己是一個人與沉默所組成的混合體,我沒有那麼會笑,
也沒有那麼會講話,也沒有那麼多朋友,國中的三年,高中的三年,
大學的四年,總是可以發生一些令人想到就頭皮發麻的事件,
一句人家早就不記得了,就可以帶過?一句好久不見了要不要出來聊聊,
就可以放手?為什麼我要放手?為什麼你們加諸給我的我卻要默默的承受?
然後輕描淡寫的一句對方已經忘記了也就一筆勾銷了?對不起我會記住,
世界很小,哪天碰上了,我也不會忘記你過去對我做的事情,
也許我不會表達,但你不可能再是我的一員,請離去我的領域。
不過好像有點離題了,其實自己也常常不認同自己吧?
知道自己有多貪心甚麼的,不要為我多做甚麼,因為我會有過多的期待,
最後只會剩下壓力,十分糟糕的情況,也一樣的不知道怎麼改,
所以我這樣的人,原來也會有人等我回來嗎?我不知道,
這幾天就連跟家裡的代溝寬度深度都與日俱增,對不起,
打從我兒時,我就真的很少記得家裡同意給過我們甚麼比較算是想要的娛樂,
不是說這樣是不對的,但其實很多時候你真的想要的東西,
大多不見得會是實用性的,可惜大概十之八九的非實用性願望,
在家裡同意的機率大概就跟沙子一樣小吧?所以自然想要甚麼請自己想辦法啊!
感覺也是因為這樣,所以我們都會很自食其力的完成我們的想法,
不過也因為這樣跟父母的對話更少吧?每次看到父母在嘆氣說我們互動少,
但這問題到底是誰要負責呢?真是難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